近年來,中泰經貿關系取得全方位、跨越式發展,2021年中泰雙方貿易克服疫情影響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當年增速達到33%,兩國經貿合作彰顯出較強韌性和活力。
近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安徽屯溪同來華訪問的泰國副總理兼外長敦舉行會談時說,今年是中泰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0周年,雙方要加緊磋商“一帶一路”合作規劃綱要和共同行動計劃,以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為契機,挖掘雙方經貿合作潛力,拓展電子科技、數字經濟、新能源等領域合作。
深挖貿易潛力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泰雙邊貿易額突破1310億美元。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泰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和農產品出口市場。泰國98%以上的木薯、70%的熱帶水果、1/3的橡膠和1/10的大米出口到中國。
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袁波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貿易領域特別是農產品貿易領域,中泰兩國仍然有很大的合作潛力。泰國是中國在RCEP區域農產品貿易的第一大對象國,RCEP生效實施后,易腐貨物6小時的快速通關和貿易領域的進一步降低關稅,為中泰進一步開展農產品貿易提供了新的動力。特別是這些規則和原產地區域累積規則相疊加,有助于兩國積極開展農產品加工行業的合作,以預制菜為例,泰國優質的水果、蔬菜、海產品等可加工成快速烹飪的預制菜,有很大的合作潛力。
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林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泰中貿易合作緊密,已形成包括RCEP、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在內的多層次、多渠道貿易合作格局。RCEP作為全球最大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包括泰國在內的各成員國都能從中受益,享受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優惠措施。朱林還說,泰國食品和水果等很多產品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我們希望進一步與中國開展合作,繼續優化通關和檢驗檢疫等貿易便利化措施,也希望泰國商品能通過更多途徑進入中國市場”。
深化投資合作
位于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核心區域的泰中羅勇工業園是中國首批境外經貿合作園區之一。目前,該工業園已吸引170余家中國制造企業、30余家配套服務企業投資,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產業升級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中泰雙方在經貿園區、新能源、軌道交通、通信等領域有著密切而廣泛的合作。
“在投資領域,中泰兩國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RCEP生效實施后,中泰之間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雙方適用統一的經貿規則將使投資合作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有助于兩國企業拓展雙向投資。”袁波進一步表示,特別是泰國基礎設施完善,在東盟國家中產業發展基礎較好,中國企業對泰國投資前景可期,未來可進一步依托RCEP優勢加強兩國產能合作,共建高標準合作園區。
泰國商業部貿易談判司司長奧拉蒙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泰中兩國來說,RCEP生效后,成員國之間的關稅減讓以及產品和服務市場準入的擴大意味著企業的市場機遇將進一步拓展。另外,RCEP投資承諾開放力度大、透明度高,也勢必帶動更多中國企業到泰國投資建廠,推動雙邊經貿合作向縱深發展。
袁波表示,RCEP生效實施后,泰國也期待抓住這一機遇促進國內投資。“泰國政府正在推動‘泰國4.0’戰略及其項下的‘東部經濟走廊’建設。對于前去投資的外資企業,泰國政府連續出臺優惠政策,引導投資向數字化產品、新能源汽車、工業自動化、生物技術等領域傾斜,目前也批準了‘東部經濟走廊’7個經濟區的特別激勵措施,以增強泰國的投資競爭力。”
展望未來,袁波認為中國還可以在如下領域進一步與RCEP成員國密切合作,包括探討與日韓等國共同推動在“東部經濟走廊”的第三方市場合作;利用RCEP優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東部經濟走廊”的貿易投資連通;推動國際陸海新通道向泰國方向拓展,促進中西部地區與泰國的經貿合作。
新聞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